无为的教育

  • 教学教研

  • 2017-10-30

“无为”是老子的核心思想,经常被简单地理解为无所事事,甚至经常和“不作为”划上等号,其实,这是对于老子“无为”思想的误解。老子本人也曾经对此做过解释:“无为而无不为”,也就是说,“无为”只是达到“无不为”手段而已。  


笔者认为,“无为”思想,对于今天的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这喧嚣的社会里,人人争为天下先,唯恐落后。于是,一些外在的,表面化的东西甚嚣尘上,且人人趋之若鹜,而一些内在的,有实际功用的工作却无人去做。  


笔者从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对于教育中的“无为”做一总结和说明。  


第一、教学中的无为。  


现在,在教学方面,我们为学生考虑的太多,做的太多,其直接结果是导致学生们对于学习失去了兴趣,也导致我们自己劳累不堪。那么,在教学的哪些方面我们可以“无为”呢?  


1.学习目标制定上的“无为”。  


观摩课堂教学时,经常可以看到,教师制定学习目标,然后公布给学生。在制定目标上,如果我们能够锻炼一下学生们的能力,让他们就学习内容设计学习目标,或者,至少,让学生们对于我们所设计的学习目标表达一下意见和想法,是不是使得目标的达成更加有针对性,也减少一下教师负担。  


2.课堂教学的“无为”。  


课堂上,我们可以尽可能地把学习的权利赋予学生。理想的情况是,学生努力学习应该学习的东西,把冥思苦思以后不能解决的问题找出来,然后求助于同伴,在小组合作的形式下学习。小组合作尚不能解决的问题,需要由老师和学生们来共同解决。也就是说,学习,主要应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只是提供适当的帮助而已。  


不同的学生个人,不同的小组,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程度上和思路上的差异。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展示环节,来为学生们提供交流的时间和机会。  


3.对于学生学习指导的“无为”。  


我们在对于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的时候,也可以借助“无为”。只有“无为”,学生们才可能有真正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现在的所谓“自主、合作、探究”,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单从学习任务上来说,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任务,应该主要由学生们来设计和确定,而在我们的课堂上,所有的这些学习任务都是由教师确定的,在接触任务之前,学生们对此一无所知。例如,在课堂上,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们完成,就认为是自主学习,那么,从哪些方面能够体现出自主的成分?学生们只是在按照老师的指令完成指令而已。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也是如此。经常地,我们看到在学生们忙于小组活动的时候,教师经常会“深入”一个小组内部,来帮助他们完成任务。如此指导,是欠商榷的。有人说过,小组活动时,最好的指导是干脆不指导。


这句看似不合道理的话其实有着深刻的含义。分析起来,原因在于:(1)如果我们所设计的学习任务,是适合学情的学习任务,那么,我们就应该相信,学生们就应该能够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经过小组的集体努力,就能够完成学习任务。如此说来,尤其是在任务完成的起始和中间阶段,对于学生的指导,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对于学生们的不信任。(2)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经常要让各个小组对于学习结果进行展示,而不同小组在展示的时候,就存在竞争和评价问题。这样,教师对于某个小组的指导,就使它获得了一定的优势,也就破坏了评比的公平和公正。(3)因为教师不是小组成员,所以在很多时候,教师的指导反而成了一种外界的介入和干扰,从而影响了整个合作学习的进程。(4)教师的指导,会让学生们产生依赖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稍遇困难,他们就会静待老师的指导和帮助。(5)老师的频繁指导,不利于小组合作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时,教师还是多一些“无为”为好。  


4.对于作业布置和处理上的“无为”。  


经常看到,我们在布置作业,尤其是在放假期间,经常会把时间盯到每天,甚至每时每刻。这种做法,看似准确、有序,其实是剥夺了学生们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所以,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我们可以“无为”一些,加强对于作业内容和完成结果的检查,而不是控制好整个的完成过程。  


在处理作业的时候,有不少老师亲力亲为。其实,我们可以考虑对于不同的作业的不同处理方式。例如,批阅作文,我们可以让学生互相批改、小组合作批改,并评选出最好作文,我们只需对于典型作文(优秀作文和中游作文),进行展示和批改即可。


5.学生管理上的“无为”。


班级管理千头万绪,如果班主任事事亲力亲为,则势必占用大量时间和精力,从而影响我们作为学科教师所要履行的职责。所以,我们是不是也可以适当地实行“无为之治”?


(1)日常班级管理。从魏书生老先生的班级管理办法中发现,他的基本指导思想就是对于班主任而言的“无为之治”。他放权给班干部,由他们来完成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这个办法,减轻了班主任负担,锻炼了学生们能力。


(2)处理学生问题。一个班级,如果一点问题不出,是难以想象的,也是不正常的。学生们之间发生一些矛盾和摩擦,是很常见的。冷处理,经常是更为有效的办法,尤其当矛盾双方正处在火头上的时候。


6.道德教育方面的“无为”


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身教远远胜于言传。老子在《道德经》中谈到:“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真正的“不言之教”不做作,非常自然,是内心思维和意志的外在流露和表现。对于学生来说,这是最好的教育范本。


7.与同事相处的“无为”


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的存在,这是毋庸置疑的。有矛盾就有冲突,有冲突就会损害双方的人际关系。如果是原则性的问题,我们自然可以争个对错,但是,教师之间的关系,就如同夫妻之间的关系,没有那么多的原则性问题。很多时候,教师同行之间的矛盾起源于一些工作中的小摩擦,而这些小摩擦,则是因为过于在乎一些很小的所谓“利益冲突”。


例如,在班级管理方面,如果把班级积分看的太重,就很容易引发班级之间,班主任和班主任之间的矛盾。如果能够把这些看淡一些,而把工作的落实看重一些,是不是可以减少一些此类冲突。


以上所言,我只是把我在工作中的一些想法做了一下总结。总之,我认为,在目前的教育中,我们欠缺太多的“无为”教育。如果在这一方面多做一些思考,或许,我们的工作会更加的轻松,我们的教师职业生活也会更加的美好。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