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关系在学校教学与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亲其师则信其道”,要赢得学生的信任与热爱,首要任务是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要靠师生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建立,教师在其中是起主导作用的。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我了解和了解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条件。自我了解是自我教育的依据,了解学生则是对学生因材施教的依据。因此,首先需要了解自己,严于解剖自己,正确评价自己,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据此进行自我修养、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只有当他自己致力于他自己的教育和教养时,他才能实在地培养和教育别人。”其次,又要深入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个性差异等。既要理解学生,将心比心,关怀备至,又要对他们循循善诱,严格要求。教只有在深入地了解自己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自我教育和教育学生,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师爱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一个班,关起门来就是一个大家庭。如果,这个大家庭中互相关心着、帮助着、照顾着、鼓舞着,那么便是温馨的,温暖的。受到学生的尊重,就会产生光荣感,从而更加热爱学生和热爱教育事业,更加自励自勉,处处身教言教都给学生以良好的榜样影响。而学生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又会更加尊重和热爱教师并听从教师的教诲。


    三、有的认为学生中调皮捣乱者多,愚蠢不可教育者多,因而处处与学生相悖而行,造成师生关系紧张,或者对学生失去信心,放弃教育。与之相反,有些教师认为不管是聪明的还是笨拙的,听话的还是顽皮的学生,都是可爱的,可以教育好的,因而他们总是以满腔热情把学生教育好。学生观影响教师的工作态度,也影响到教育的效果。学生尊敬教师,是向师性的反映,不能代表学生的教师观。学生的教师观比较复杂,不能简单地看成只是两个极端:尊师心理和轻师心理。师生要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冷静、客观才能树立比较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师观,从而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四、师生之间的交往要注意“适度”,把握好分寸。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不能太好也不能太僵。关系太好了,教师的威严会荡然无存,不能造成“严师出高徒”的效应;太民主了,教师在学生面前没有一点“专制”,这对部分习惯屈服于权力的学生没有多大效果;但也不要太坏,太僵了,学生不能亲其师,也就不能信其道。太僵了,师生无法形成一股合力,师生之间不可能就某个问题形成共识,不能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教学就不可能达到目的。而且给学生造成一种心理障碍,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所以,要适当把握好师生关系的度。


    五、师生交往的过程要曲折。师生之间关系的形成不能一帆风顺。要想最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首先经过一个不好的关系的过程。因为一开始关系太好了,让学生感到关系发展太容易,学生就不会珍惜,即有可能师生关系也会闹僵,太好的结果只会朝太坏的方向发展。如果从头到尾关系太平淡,没有曲折,这给学生的印象不深,这也不是教师和学生所期待的。所以,最好的就是先让学生恨老师,要不断制造出这个效果。学生对教师的恨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严加管束上的,教师对学生的缺点和坏习惯要大肆批评,不要掩盖矛盾和回避矛盾。一定要让学生真正地恨你起来,但恨不是尖锐对立,不是对抗,学生会把恨转化成对学习的一丝不苟和不能丝毫马虎。这样必然出现一个学生成绩有很大的进步状态。这时候,你再施以爱心,用表扬、鼓励、爱护、偏袒等织起来的光环把学生包围起来,这时候学生对你有一个感激涕零的好感,你再顺利地实现你的爱心教育,在这个良好的师生氛围中教学效果一定非常出色


    总之,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也是学生最容易亲近的人。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拉近了,开展班级工作便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 />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 校园新闻

  • 2013-02-26

    师生关系在学校教学与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亲其师则信其道”,要赢得学生的信任与热爱,首要任务是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要靠师生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建立,教师在其中是起主导作用的。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我了解和了解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条件。自我了解是自我教育的依据,了解学生则是对学生因材施教的依据。因此,首先需要了解自己,严于解剖自己,正确评价自己,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据此进行自我修养、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只有当他自己致力于他自己的教育和教养时,他才能实在地培养和教育别人。”其次,又要深入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个性差异等。既要理解学生,将心比心,关怀备至,又要对他们循循善诱,严格要求。教只有在深入地了解自己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自我教育和教育学生,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师爱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一个班,关起门来就是一个大家庭。如果,这个大家庭中互相关心着、帮助着、照顾着、鼓舞着,那么便是温馨的,温暖的。受到学生的尊重,就会产生光荣感,从而更加热爱学生和热爱教育事业,更加自励自勉,处处身教言教都给学生以良好的榜样影响。而学生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又会更加尊重和热爱教师并听从教师的教诲。


    三、有的认为学生中调皮捣乱者多,愚蠢不可教育者多,因而处处与学生相悖而行,造成师生关系紧张,或者对学生失去信心,放弃教育。与之相反,有些教师认为不管是聪明的还是笨拙的,听话的还是顽皮的学生,都是可爱的,可以教育好的,因而他们总是以满腔热情把学生教育好。学生观影响教师的工作态度,也影响到教育的效果。学生尊敬教师,是向师性的反映,不能代表学生的教师观。学生的教师观比较复杂,不能简单地看成只是两个极端:尊师心理和轻师心理。师生要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冷静、客观才能树立比较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师观,从而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四、师生之间的交往要注意“适度”,把握好分寸。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不能太好也不能太僵。关系太好了,教师的威严会荡然无存,不能造成“严师出高徒”的效应;太民主了,教师在学生面前没有一点“专制”,这对部分习惯屈服于权力的学生没有多大效果;但也不要太坏,太僵了,学生不能亲其师,也就不能信其道。太僵了,师生无法形成一股合力,师生之间不可能就某个问题形成共识,不能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教学就不可能达到目的。而且给学生造成一种心理障碍,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所以,要适当把握好师生关系的度。


    五、师生交往的过程要曲折。师生之间关系的形成不能一帆风顺。要想最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首先经过一个不好的关系的过程。因为一开始关系太好了,让学生感到关系发展太容易,学生就不会珍惜,即有可能师生关系也会闹僵,太好的结果只会朝太坏的方向发展。如果从头到尾关系太平淡,没有曲折,这给学生的印象不深,这也不是教师和学生所期待的。所以,最好的就是先让学生恨老师,要不断制造出这个效果。学生对教师的恨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严加管束上的,教师对学生的缺点和坏习惯要大肆批评,不要掩盖矛盾和回避矛盾。一定要让学生真正地恨你起来,但恨不是尖锐对立,不是对抗,学生会把恨转化成对学习的一丝不苟和不能丝毫马虎。这样必然出现一个学生成绩有很大的进步状态。这时候,你再施以爱心,用表扬、鼓励、爱护、偏袒等织起来的光环把学生包围起来,这时候学生对你有一个感激涕零的好感,你再顺利地实现你的爱心教育,在这个良好的师生氛围中教学效果一定非常出色


    总之,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也是学生最容易亲近的人。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拉近了,开展班级工作便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 TOP